首页 技术经验

linux配置完环境变不生效

linux配置完环境变不生效 linux 配置 环境 生效
魔兔技术网为你分享关于《linux配置完环境变不生效》的相关技术文章,通过对linux配置完环境变不生效的学习,希望你能对linux配置完环境变不生效的相关知识:linux配置完环境变不生效,linux,配置,完,环境,变,不,生效,有更深层次的理解,并对linux配置完环境变不生效学有所得!,下面是详细的技术问答讲解!
阅读数
363060
话题:linux配置完环境变不生效

ubuntu java修改profile环境变量后 root权限下没有java命令,必须重新source /etc/profile 才行

ubuntu java修改profile环境变量后 root权限下没有java命令,必须重新source /etc/profile 才行

ubuntu 系列的Linux为啥要root执行操作呢,大部分情况下都不必使用root这个用户,系统安装时 甚至都没有激活root帐户。 实在要这样的话,修改root根目录下的.bashrc 或者.bash_profile 添加上面两个export命令。前提是root用户登录执行的是bash(如果没有人为修改的话,就是这个)。 还可以试试 /etc/enviroment; /etc/bashrc(或者是/etc/bash.bashrc)。这些或者是与系统相关或者是与登录用户相关的环境变量设置文件。


Linux下在.bash_profile文件下配置JDK环境变量,生效后执行java -version命令后提示错误信息如下:

Linux下在.bash_profile文件下配置JDK环境变量,生效后执行java -version命令后提示错误信息如下:

应该说明你安装什么版本的JDK。 安装在哪里,现在的配置是什么? 以正常使用的为例 1,下载JDK,解压 然后移动/usr/local/java 具体哪个位置,什么命名,自己定义 2.假如有Tomcat一样的如上类似的设定。 3,vi /etc/profile 在最后一行后加入下面的内容。 JAVA_HOME="/usr/local/java" CLASS_PATH="$JAVA_HOME/lib:$JAVA_HOME/jre/lib" CATALINA_HOME="/usr/local/tomcat" PATH=".:$PATH:$JAVA_HOME/bin:$CATALINA_HOME/bin:" export JAVA_HOME CATALINA_HOME 4.source /etc/profile 即可生效。 当然在.bash_profile 也是一样的。只是生效在当前的用户下。


linux下修改环境变量问题

linux下修改环境变量问题

按变量的生存周期来划分,Linux变量可分为两类,它们的修改方法如下:
(1)永久的:需要修改配置文件,变量永久生效。
常见的配置文件包括:
(1-1)/etc/profile:对所有用户生效;此文件为系统的每个用户设置环境信息,当用户第一次登录时,该文件被执行;并从/etc/profile.d目录的配置文件中搜集shell的设置
例如:编辑/etc/profile文件,添加CLASSPATH变量
# vi /etc/profile
添加一行:
export CLASSPATH=./JAVA_HOME/lib;$JAVA_HOME/jre/lib
修改后需要执行重新登录才能生效,也可以执行命令source /etc/profile来生效

(1-2)/etc/bashrc:对所有用户生效;为每一个运行bash shell的用户执行此文件.当bash shell被打开时,该文件被读取
编辑方法如上,不再赘述

(1-3)~/.bash_profile:仅会对当前用户有效;每个用户都可使用该文件输入专用于自己使用的shell信息,当用户登录时,该文件仅仅执行一次
例如:编辑guok用户目录(/home/guok)下的.bash_profile
$ vi /home/guok/.bash.profile
添加如下内容:
export CLASSPATH=./JAVA_HOME/lib;$JAVA_HOME/jre/lib
修改后需要执行重新登录才能生效,也可以执行命令source /etc/profile来生效

(1-4)~/.bashrc:仅会对当前用户有效;该文件包含专用于你的bash shell的bash信息,当登录时以及每次打开新的shell时,该该文件被读取
编辑方法如上,不再赘述

另外,~/.bashrc等中设定的变量(局部)只能继承/etc/profile中的变量,他们是"父子"关系

综述,对上述文件修改,添加你需要的变量,在启动一个shell(终端,terminal)时,你所定义的变量均会生效的。


(2)临时的:使用export命令声明即可,变量只在当前的shell(BASH)或其子shell(BASH)下是有效的,在关闭shell后失效,再打开新shell时就没有这个变量,需要使用的话还需要重新定义
在shell的命令行下直接使用[export 变量名=变量值] 定义变量




环境变量的查看
(1)使用echo命令查看单个环境变量。例如:
echo $PATH
(2)使用env查看所有环境变量。例如:
env
(3)使用set查看所有本地定义的环境变量。例如:
set
另外,unset可以删除指定的环境变量。




常用的环境变量
PATH 决定了shell将到哪些目录中寻找命令或程序
HOME 当前用户主目录
HISTSIZE 历史记录数
LOGNAME 当前用户的登录名
HOSTNAME 指主机的名称
SHELL 当前用户Shell类型
LANGUGE  语言相关的环境变量,多语言可以修改此环境变量
MAIL 当前用户的邮件存放目录
PS1 基本提示符,对于root用户是#,对于普通用户是$


linux下修改环境变量后一重启又复位了。

linux下修改环境变量后一重启又复位了。

linux下修改环境变量后一重启又复位了。

linux下修改环境变量后一重启又复位了,是设置错误造成的,解决方法如下: 1、首先可以查看系统已添加的环境变量,使用命令:echo $PATH 2、也可以使用命令:env 查看系统所有环境变量。 3、然后切换root账户:su root,修改/etc/profile文件权限:chmod 777 /etc/profile。 4、使用su切换回要添加环境变量的用户,修改环境变量:vim /etc/profile。 5、在文档最后添加地址:export PATH="/home/wcy/softwares/packmol:$PATH",保存后退出即可。

centos7 linux vnc永久开启的方法是什么?每次重启都有vncserver好麻烦

centos7 linux vnc永久开启的方法是什么?每次重启都有vncserver好麻烦

linux开机自动启动vncserver服务,需要先保证VNC安装无问题以及各种配置以及防火墙正常,下面是vncserver服务安装、配置以及设置自启动的步骤:

首先需要检查一下服务器是否已经安装了VNC服务,检查服务器的是否安装VNC的命令如下:
rpm -qa | grep vnc

使用了上面的命令我这边返回的信息是下面的(如果没有任何显示,则说明系统没有安装vnc包)
tigervnc-1.1.0-5.el6.i686
tigervnc-server-1.1.0-5.el6.i686
如果没有安装vnc可以使用下面命令进行安装:
yum install tigervnc tigervnc-server

接下来就是安装之后的配置问题了。
使用下面的命令编辑配置文件:
vi /etc/sysconfig/vncservers

使用上面命令的时候,可能您服务器上面已经存在这个配置文件,也可能您服务器上面不存在这个配置文件,将下面的内容添加到配置文件内:
VNCSERVERS="1:root"
VNCSERVERARGS[1]="-geometry 800x600"
下面这段是上面所讲配置文件注解,做参考之用:
#这个是配置远程桌面登录的用户名,如果两个用户,则使用VNCSERVERS="1:user1 2:user2" ,,
依次类推,默认情况下,1:user1对应5901,2:user2对应5902(VNC的默认监听端口是5900,监听端口规则为590+usernumber),如下
VNCSERVERS="usernumber:myusername"
#下面这项配置为登录桌面配置,其中的“1”为用户序号,800x600为分辨率,-nolisten tcp为阻止tcp包,-localhost代表只监听本地,
VNCSERVERARGS[1]="-geometry 800x600 -nolisten tcp -localhost"
如果想阻止http包,可以使用如下配置
VNCSERVERARGS[1]="-geometry 800x600 -nolisten tcp -nohttpd -localhost"
使用下面的命令为vnc设置密码(需要使用su 切换到要设置vnc密码的用户上,比如:su user1,其中user1就是在上面配置文件内写的帐号)
vncpasswd

设置好密码之后,就是启动VNC服务了,启动VNC服务的时候也需要用su user1(user1就是在上面配置文件内写的帐号)切换到要启动服务的帐号上(很多朋友在使用DirectSpace默认的桌面VNC的时候,遇到无法连接“10061错误”,即可在ssh下输入下面命令解决!)
vncserver

其他命令,比如重启VNC服务就用下面的命令:
service vncserver restart

设置VNC服务开机启动用下面的命令:
chkconfig vncserver on

在一些minimal系统里,即使英文也会出现方框乱码,请使用本处命令修正:yum -y install fontforge
其它说明:
设置完毕后使用servers vncserver start(如果不能启动,检查软件是否安装正常,检查/etc/rc.d/init.d目录是否存在vncserver控制脚本),
启动完毕后使用netstat -nat查看监听端口(默认为5901,5902,5903等),如果开启了防火墙,则需要配置规则允许对应端口tcp包通过。
参考配置:iptables -I INPUT 1 -p tcp --dport 5901 -j ACCEPT(其中-I INPUT 1代表插入一条规则,这条规则的位置是1,详情请查阅iptables相关配置)


centos7重启以后,/etc/profile中的环境变量不生效

centos7重启以后,/etc/profile中的环境变量不生效

是不是您的os中默认安装的是其他版本的java,您最好先用Java -version命令检查一下,如果os默认的java确实是其他的版本,我建议您先用which java命令找到该文件,以我以前的经验,32位系统的目录应该是usr/lib/jvm,64位系统的目录应该是usr/lib64/jvm,不过我建议您最好是先检查确认一下,然后用mv命令将jvm重新命名,然后重新用source命令执行一下,看看问题能不能解决。


CentOS7重启后mysql无法启动怎么办,不是报错就是卡死

CentOS7重启后mysql无法启动怎么办,不是报错就是卡死

一、my.cnf配置文件datadir项配置错误或被启动脚本篡改
这个问题不太说讲,主要是mysql自带的启动文件(/etc/init.d/mysqld)中会自动检测mysql的数据存储目录,若mysql新装,尚未初始化系统表,那么配置文件中的datadir项写不写无所谓,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在更改了mysql的数据存储目录,今天我出现的这个问题就在于此。
我的mysql安装后的配置文件中关于datadir项目的配置如下,而该配置文件存储于/etc/my.cnf,今儿不知动了什么东西,查来查去都没找着原因,后来打开该配置文件才发现,其中的datadir项目被篡改成/var/mysql/data了.....
[mysqld] datadir=/data/mysql socket=/tmp/mysql.sock user=mysql

二、进程里已经存在mysql进程
这种情况我很少遇到,若存在mysql进程但有不提供mysql服务(表现为其他客户端连接不上mysql服务器,例如php连接mysql时提示“连接失败”),这个时候就要看看有没有存在的mysql僵尸进程了,命令如下:
ps -ef|grep mysql

若存在,该命令执行后会列出存在的僵尸进程,kill -9 `pid`掉即可。

三、mysql的数据存储目录权限不足
这种情况发生于mysql第一次安装或升级,配置文件中的datatdir目录的权限要设定好,一般来说运行mysql的用户以及组就是mysql.mysql,那么解决权限不足问题的方法如下:
chown -R mysql.mysql /data/mysql ##该命令仅为示例,其中/data/mysql就是mysql配置文件中datadir的目录 ##若为空,则默认为mysql安装目录下的data文件夹下

四、覆盖安装或升级mysql后,残余数据的影响
这种情况发生于mysql被覆盖安装或升级后,当然mysql无故宕机后也会有这种情况,可能会影响mysql启动的数据文件,一般存在于mysql的数据存储目录(这个目录依据my.cnf配置文件中的datadir而异),也就是存在于mysql数据存储目录下的mysql-bin.index文件,删除之即可。

五、selinux的问题,centos下最容易出现
selinux不甚了解,直接关掉。
##方法1:永久关闭seliux ##修改 vi /etc/selinux/config #文件中设置SELINUX=disabled ,然后重启服务器 ##方法2:暂时关闭seliux setenforce 0 ##如需每次开机都铃声关闭seliux,则可以在/etc/rc.d/rc.local文件中添加该命令

六、mysql运行状态下删除binary日志后重启失败
这是今天在群里的一个朋友出现的,特汇总于此;当mysql开启了二进制日志并且mysql在运行状态下用rm命令删除过mysql的binary日志文件的话,下次重启mysql你就悲剧了。
什么是binary日志?说白了就是mysql的数据目录下的mysql-bin.000001、mysql-bin.000002的文件,下图所示。

解决方法就是修改配置文件临时关闭binary-log,然后删除mysql数据目录下的所有类似mysql-bin.000001、mysql-bin.000002的文件后再次重启,mysql即可启动成功。
#mysql配置关闭二进制日志 找到如下语句 注释掉即可 #log-bin=mysql-bin #binlog_format=mixed

此步骤操作完毕之后,若还需要启用二进制日志,那么就要先停掉mysql服务,然后修改msyql的配置文件,再次重启即可。
另外再附上正确删除mysql二进制日志文件的方法(绝对不是rm -rf命令直接删这些文件):
#第一步 通过shell或cmd登录进mysql 这步没什么好说的 msyql -u root -p *** #第二步 在mysql下直接执行清理binary日志命令 mysql> reset master #注意:此处仅针对单台mysql而言,若有互备mysql 则执行该命令有风险


linux centos7 怎么重启php-fpm?

linux centos7 怎么重启php-fpm?

/etc/init.d/php-fpm start/etc/init.d/php-fpm stop/etc/init.d/php-fpm restart/etc/init.d/php-fpm reloadapache启动 systemctl start httpd停止 systemctl stop httpd重启 systemctl restart httpdmysql启动 systemctl start mysqld停止 systemctl stop mysqld重启 systemctl restart mysqldphp-fpm启动 systemctl start php-fpm停止 systemctl stop php-fpm重启 systemctl restart php-fpmnginx启动 systemctl start nginx停止 systemctl stop nginx重启 systemctl restart nginx

linux配置IP后不生效是怎么回事?

如何修改Linux环境下的Oracle的IP地址配置

新建配置文件tnsnames.orc,并将此文件放入

/usr/lib/oracle/11.2/client*****/network/admin下,具体文件配置信息如下:
#tnsnames.ora
Network
Configuration
File:
/usr/lib/oracle/11.2/client/network/admin/tnsnames.ora TEST =
(DESCRIPTION =
(ADDRESS = (PROTOCOL = TCP)(HOST = 192.168.1.8)(PORT = 1521)) (CONNECT_DATA = (SERVER = DEDICATED) (SERVICE_NAME = test) ) )
EXTPROC_CONNECTION_DATA = (DESCRIPTION = (ADDRESS_LIST =
(ADDRESS = (PROTOCOL = IPC)(KEY = EXTPROC1)) )
(CONNECT_DATA = (SID = PLSExtProc) (PRESENTATION = RO) ) )
192.168.1.8标示字符串各自对应当前服务器的IP地址与全局数据库名


如何在LINUX下修改环境变量后不重启使其生效

修改完毕后重新登录一次或运行命令source .bash_profile就生效了。 最近Rocks 6.0系统后,一直无法调用可执行文件,查看环境变量的设置没有问题,并且可执行文件也放在了环境变量的输出文件夹下, 即使重新登录也不行, 后来发现是因为修改了.bash_profile以后没有使用source .bash_profile命令,在source .bash_profile 以后,问题迎刃而解。


linux配置IP后不生效是怎么回事?

第一种(立即生效,重启后配置丢失)
ifconfig
eth0
192.168.0.10
netmask
255.255.255.0
ifconfig
eth0
up
第二种(重启后生效,重启电脑,ip不会丢失)
vi
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th0
参考配置文件
device=eth0
onboot=yes
bootproto=static
ipaddr=192.168.0.10
netmask=255.255.255.0
gateway=192.168.0.1
hwaddr=00:0c:29:dd:a6:00